初三议论文:运待才之道,振时代强音_1200字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听 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初三议论文:运待才之道,振时代强音_1200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p>  漫溯历史,济济人才不尽数。人才可看作为一潭清泉的源头活水,为时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他们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手。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无不流露着对人才的渴望,在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同时,对待人才的态度也随之发展,呈现出差异。作为新时代青年,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待才之道。</p><p>  爱才者,取之有道,其道在包容。</p><p>  上溯至李斯的《谏逐客书》,立于国家立场,借“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使秦王做出不分异域,唯才是用的举措。曹操为就霸业,写下《短歌行》,以周公自比,愿礼贤下士,以表渴才之心切。“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其胸襟下的包容,是引贤纳才的重要法宝。前有齐桓公为得资历尚丰的管仲而笑泯一箭之仇,终就春秋首霸;后有刘玄德为得满腹经纶的诸葛亮而躬身三顾茅庐,赢下赤壁取荆州。今日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它正以强大的包容性,打破疆域局限与人为藩篱,吸纳世界之人才,以“英雄不问出身”之势,构筑坚固的人才城墙。故待才有道,以包容之心纳人才。</p><p>  爱才者,取之有道,其道在鉴德。</p><p>  清朝康熙帝认为:“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放在当代,这句话仍旧适用。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便脱于凡庸,也难以尽其用,甚可能会流毒于社会。“北大才子轼母事件”令众人震惊,堂堂燕园之子竞做出如此伤风败德,不可饶恕的事情,不禁发人深思。事实上,高智商人才犯罪的危害程度远不止如此,将才干用于错误之处,实乃憾事。”考试可筛学渣,却难筛掉不堪的灵魂。”这是网络上的一句评价。的确,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德不配才的情况频发,只以文化之尺度量人才,难免有失偏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故待才有道,以品德为先纳人才。</p><p>  爱才者,取之有道,其道在引育结合。</p><p>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新时代远大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人才强国战略正稳步施行。国家花大气力寻求人才,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无疑是明智之举。近年来的高水平人才频繁外流,对人才强国加以重创,而提升本国吸引力才是王道。日益崛起的中国,大力揽才值得肯定,主动地招”蜂”引”蝶”,让花香弥漫于寰宇天下。试问,广揽群雄何不为?”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中美博弈,而国家缺少”中国芯”,汇聚科技型人才成为重中之重。”强基计划”的推行,致力招揽、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成为众望所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外引高才,内育贤明,刻不容缓。故待才之道,应引育结合,相得益彰。</p><p>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对待人才的态度也应与时偕行,去芜存菁,怀包容之心,树立德为先,形成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将待才之道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新声共振和鸣!</p><p>  引万河之水,弘人才之海;运待才之道,振时代强音!</p>

Tags标签
初三议论文:运待才之道,振时代强音_1200字 sherry的莎莉
浏览(51)次  /  初三作文
收藏
推荐(32)
要加油(15)
pre
play
next
close

初三日记:用爱报答父母

初三日记:星期天的学习

初三日记:玩飞镖

初三日记:梨树沟一日游

初三日记:窗前的蜘蛛网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体裁作文素材写作指导故事大全写物励志故事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