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读书》转载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听 作文
APP客户端
分享到:
关闭
听作文 - 解读《论读书》转载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为什么要读书?第一个具体的回答是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获得的,培根的《论读书》里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时,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我曾经一直以为,博彩长才,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口头上略施花拳绣腿就能服倒众人,那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旁征博引,口吐莲花的人,我是无比崇拜的。

  前几天又从旧书中翻回到这一篇文章,突然醒悟,读了这么多年书,我误解了培根的本意。培根之所以把怡情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而后面两种只是附加的功效。我很幸运至少自己,虽医错了病,却服对了药。

  读书是重要的,最重要是因为人是要独处的。就像周国平说的,独处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一个人若经不起独处,那么灵魂就是浅薄无力的。但如何经得起独处?“独处幽居时”,读书可怡情。读书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灵魂与大师的对话,是不断汲取的沃土。它是贫瘠的灵魂有了实体,自然而然,才能经得起独处的考验。

  若只重外表的热闹而忽略内心的空虚,若只打扮表象而无充实灵魂,那就如宫殿只有精雕细琢的纹饰而没有坚实的柱子般,最终会倒塌的。遇到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是经不住考验的。灵魂无法支撑肉体,人会崩溃的。而读书恰如建起了扎实可靠的柱子,顶住了灾难,肉体就不会垮下。就好像六一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即使遭贬,也能“乐且适”。

  如果毕淑敏建起了三间精神小屋,那么读书不仅撑起了房梁,更把快乐逗引进来。钱钟书《论快乐》里道,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而精神恰是由读书而充实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读书使人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缺乏物质不要紧,最重要是精神的旗帜不能倒。苏轼在寺庙里写过这样几句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肉是物质层面的,竹是精神层面的,要竹弃肉,宁瘦勿俗,可见精神之于物质的重要性。

  我曾见过讲读书最动人的一句话,掩卷深思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就是说,当内心的精神小屋已鸟语花香,美丽无比时,这种美,是会从灵魂伸延到肉体的。无须刻意追求博彩长才,待灵魂已充实时,外表的博学,自然而然就也就有了。

  直至今天才领悟培根的论读书,我庆幸还为时为晚。

解读《论读书》转载 還ヽ今世的情
浏览(135)次  /  读后感
收藏
推荐(47)次
无视(2)次
pre
play
next
close

读《猴王出世》有感-优秀读后感600字

风吹ゞ过去   92评论

《三个吃冰激淋大王》读后感-优秀读后感350字

娘一人独走   129评论

透明时代

跪下给我唱征服    30评论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读后感-寒假读后感400字

没有节奏   29评论

秋韵

女人背后的四    28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每页10条,共0
随机欣赏
随便挑,随机选,总有无视的~.~
分类 换一批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体裁作文素材写作指导故事大全哲理故事初二作文
<<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