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热门素材:AI技术复活亲人_1000字

-
+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最近,AI技术因为一件很温情的事件,再度引发关注。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的女儿去世后,他十分思念,就利用AI技术,使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不仅可以唱歌,还能对话。原本天人永隔的亲人,竟通过数字实现互动,场面十分感人。
随着AI复活的热度上升,一些网络博主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复活”已故明星引发广泛关注。不仅李玟、张国荣、乔任梁等明星被“数字还原”的视频疯传,还有人借机推广收费定制服务。目前,AI复活还只是用图像和音频技术合成,类似于视频数字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如电影中可以互动、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智能数字人的未来也在变成现实。
从前景来讲,AI复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让丧亲的家属寄托哀思,可以让粉丝感受偶像的陪伴,可以让英雄鼓励年轻人前行。但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一旦滥用,轻则侵权,重则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确保AI复活不侵害个人权益、不侵犯公共利益应是相关立法的底线。
#适用主题
技术与伦理、科技利与弊、发展、情与法
#优秀时评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曾有这样一句台词:“爱可以超越生死,生命可以因为记忆而永恒。”死亡并不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被遗忘才是。“AI复活”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唤醒生者对以往记忆的一种方式。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逝者的音容笑貌会变得模糊,但永恒的数字生命却以另一种方式保留在生者的记忆里。从这个角度来看,“AI复活”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来说极具意义。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它的弊端也不容小觑。制作AI数字生命是生者对死亡和分离痛苦的一种慰藉,“AI复活”的出现弥合了生与死的鸿沟,但其并不能模糊生死边界,它背后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科技隐患仍亟待解决。
比如“AI复活”可能会带来现实的“失真”,让人过沉溺于虚拟的环境中而无法面对现实。除此之外“AI复活”产生的数据所有权又归谁所有?生者是否有权去“复活”已故者的数据?这些问题涉及到许多伦理和现实问题,包括生死界限、自主性以及对机器人的道德责任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很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生命,以及如何对待那些可能看起来像是生命的非生物体。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数字生命拥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也不能改变其本质上是一个由代码控制的人造物的事实。我们不能否定“AI复活”对失去亲人的人带来的巨大心理慰藉,但对于这项处在探索期的新技术仍需要抱有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