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作文网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XML地图 Tags标签 手机版 APP客户端 浏览记录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手机版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时间:2025-08-24 00:59:26 | 作者:
听作文 -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些已经发生的事:2010年的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夺冠,2011年2月起的利比亚动荡中卡扎菲下台,乃至近期中国“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这些事大家应该看过。可你想过吗?你看,或者不看,结果也许并不会摆在那里,不增,不减。

书中提到了一个想象实验。一个封闭的黑箱子里,放有一只猫。这箱子中有一个机关,一旦按下便会产生几千伏特的高压电流,足以让一只猫瞬间断气(假设听不见箱内声音)。当你没有打开箱子时,猫生还和死亡的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便可用一个函数表示,这个函数被称为波函数。

当你打开这箱子时,你只会看到一种情况,生,或死。可当这表现在函数上时,原本有规律的函数突变,一个概率突变为0,一个概率突变为1。这说明了什么?在我们观察的那一瞬间,波函数突变了,原本不确定的结果确定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观察改变了结果。多么不可思议的结论啊!

这只是宏观上的体现,而微观上便体现在不确定性原理上了。

不确定性原理的主旨是:我们不能既确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又确定其动量(一种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我们越是清楚它的位置,便越不了解其动量,反之亦然。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想确定一个粒子A的位置或动量时,必须让另外至少一个粒子B(利用波粒二象性将波看为粒子)撞上被测粒子A。于是问题出现了:B撞上A后,A的位置和动量便即刻改变了。这导致我们无法同时得知A的位置和动量,更无法在不改变A状态的情况下得知。

在微观上,我们可恶的观测又一次改变了事件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只是观察者,也是行动者。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那些错误的做法。

那次我正在旁观几名同学在教室玩桌游,老师走进教室,我竟一弹就躲得远远的,好像要立马与那位同学撇清关系。还好老师并未发现,那位同学也逃过一劫。可现在回想起来,在生活中,我们的观察,也是一种行动。我虽为一个观察者,但其实也“参与其中”了。为什么不能担当应有的责任呢?

对于这点,我想了很多……

有一群人――当有人受到不法侵害时,他迅速逃离现场,唯恐殃及池鱼;当有人生命垂危时,他们站在一旁,盘算着能否因此获得一些名利;当有人要轻生时,他们冷眼旁观,互相议论,却无人上前劝阻,只管看会儿热闹……他们可笑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观察者,殊不知,观察即参与,观察即行动。他们的观察,也是参与的一种方式;观察的他们,也是谋财害命的帮凶。

我希望我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不仅是客观上的“行动者”,更是主观上的行动者,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尽量帮他们一把,以尽到自己的责任。

你不仅是观察者。无论你落阱下石、冷眼旁观,亦或是雪中送炭,你同时也是一个行动者。作为观察者亦是行动者的我们,在许久之后,但愿能无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吧。

Tags标签
复制全文
听作文
评论区(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 正在为您加载评论……


每页10条,共0

版权声明:

1、作文《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 《向物理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 https://jx7.net/gaoyizuowen/196433.html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